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完美体育|官方网站
滑雪设备

Route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手机:18617298236
电话:0799-7550789
QQ:210023669
邮箱:210023669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工业园西区
最新资讯

>>你的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

2025-07-28 17:47:16

  为了加强对滑雪场所开发及其经营的指导、监督、管理,强化对滑雪者人身安全的保障,促使滑雪运动及其场所健康、有序、持久发展为目的,根据下列文件精神,结合中国滑雪运动及滑雪场所目前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趋势,特制定本《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19079体育场所开发条件与技术要求第6部分:滑雪场所》

  现代滑雪运动的项目有高山滑雪、北欧滑雪(含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滑雪三个大项)、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滑雪、登山滑雪、定向滑雪等。每个大项目中又包括诸多小项。

  有些项目局限于专业竞技,如标准的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中的空中技巧等项目,这些项目属专业竞技滑雪项目。

  有些项目适宜于在大众中广泛普及,如高山滑雪中的回转与大回转、单板滑雪中的大回转、基本跳跃、U型场地技术,越野滑雪各单项等项目,这些项目适于大众休闲、娱乐滑雪。

  人们基本呈站立姿态,双脚各踏一只滑雪板(或双脚同踏一只较宽阔的滑雪板),双手各持一只滑雪杖(或双手不持滑雪杖),在雪面上滑行(有的项目须加进跳跃)的雪上运动,“立”、“板”、 “雪”、 “滑”是其基本要素。

  向社会开放的,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滑雪训练、竞赛、健身娱乐等活动并有管理的场所,简称滑雪场所。滑雪场的范围可能很大,容纳多项目多种滑雪道,也可能很小,只有一条滑雪道。

  滑雪者为满足滑雪要求而必备的器具。其中基本器材包括滑雪板、滑雪鞋、固定器、滑雪杖;辅助器材有滑雪服、滑雪帽、滑雪镜、滑雪手套、滑雪头盔、保护用具等。

  现代规模滑雪场所的基本设备应包括滑雪索道、压雪机、造雪机、雪地摩托车、雪地运输专用车辆等。

  滑雪场地一般是指一个特定的经过修建可供滑雪专用的小区域。不同的滑雪项目有不同的滑雪道或滑雪场地,如高山滑雪道、越野滑雪道及高山滑雪场地、跳台滑雪场地、单板滑雪“U型”场地等。

  滑雪专业技术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滑雪运动中从事传授滑雪运动技能、指导科学健身、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

  凡是进入滑雪场所内,穿用或携带滑雪器材在滑雪道或滑雪场地中滑行、停留、上山等活动的人员,都视为本条例所含指的滑雪者。

  滑雪场所可以有不同的称呼,如滑雪场、滑雪度假村、滑雪运动基地(中心)、滑雪俱乐部(公司)、滑雪学校(公司)、滑雪游乐场、室内滑雪场等。

  滑雪场所的具体命名应“名符其实”,不能随意冠以“国际”、“世界”、“亚洲”、“中国”、“中华”、“全国”、“国家”等词汇。

  体育行业管理部门将对拟开发建设的滑雪场所区域内进行实地考察,对是否适宜修建滑雪场所进行基本评估。

  修建滑雪场所要充分考虑到山体、地藐、气象、环保、客源等因素以及其体育市场、旅游经济等社会环境,这是修建滑雪场所必备的条件。

  竞技滑雪道、滑雪场地的规定须符合该项目的《竞赛规则》、《竞赛规程》的要求。

  (1)至少有一条主要在自然山坡上修建的滑雪道,其面积大于6000平方米,有效长度不少于100米。

  (3)滑雪道的停止区须开阔平缓,最短20米。初级滑雪道能具备到滑行基本自然停止的条件。

  ① 初级滑雪道多数地段最低须具备如下条件:坡面与滚落线一致;雪道变向处的角度大于135°;宽度大于20米;坡度小于8°。

  ② 中级滑雪道多数地段最低须具备如下条件:坡面与滚落线一致;雪道变向处的角度大于150°;宽度大于25米;坡度在9°~25°间。

  ③ 高级滑雪道多数地段最低须具备如下条件:坡面与滚落线一致;雪道变向处的角度大于160°;宽度大于30米;坡度在16°~30°间。

  (1)越野滑雪道应修建在起伏的地形区域,平地、上坡、下坡各约占三分之一。下坡的坡度应小于8°,转弯处的雪道角度大于135°。

  (2)越野滑雪道的宽度一般应大于2.5米,并开劈传统技术滑行雪辙。滑雪道可修成往返式或环状,顺时针滑行。

  修建滑雪场内的简易飞跃跳台、简易雪上技巧(雪包)场地、简易空中技巧跳台等,应持谨慎的态度,须修在宽阔无障碍地段,着陆坡度要达到15°以上,并有足够的停止区域。这一类滑雪场地只限中高级滑雪者使用。

  5、娱乐性项目的滑行道及场地(如雪上自行车、雪地摩托、雪圈等)须各自单独开劈,严禁与各种滑雪道共用。

  1、一个滑雪场所如果经营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项目的服务,则应配备最少100套高山滑雪器材,20套单板滑雪器材,20套越野滑雪器材供滑雪者租用。

  1、较大规模的滑雪场所应配备压雪机、架空索道、拖牵索道、造雪系统、雪地摩托车等机械设备。一个滑雪场所最少应配备一条索道。

  2、滑雪场所内所有索道运行路线和设备均应符合《客运索道安全规范要求》,经质检部门质检认证后方能投入使用。

  4、各类索道的起终点区域不得狭窄,要便于排队、停留及上、下索道,安全措施要严密。要严格限制滑雪者直接滑向乘用位置。

  6、滑雪场所内的各种设备能随时启用,并由具有资格证书的人员操作、管理。主要负责人要全面、严格执行《中国滑雪运动安全规范》中的六、七、八条的规定。

  2、滑雪场区内要设立醒目的不小于8平方米的向导示意图,标有场区范围、各条滑雪道、各条索道、器材出租场所、救护处、问询处及其他服务设施位置。

  滑雪道可以用直线也可用曲线表示。高级道用黑色,中级道用蓝色,初级道用绿色。某一条滑雪道包含两种以上级别时,分别用不同颜色分段标明。

  (2)滑雪索道用直线表示,两端也可用圆形、方形、菱形图案表示出匹配雪道的等级。索道的种类可用相应形象图标明。

  1、只要符合安全、密度条件,某一条滑雪道可供高山滑雪、单板滑雪共同使用。

  2、滑雪场所内不能有逆行滑雪道。在雪道出现交汇的地方,视野应广阔,要引导顺向交汇,必要时搭建立体滑行过桥。

  4、滑雪道上不得有裸露的土石、树桩、杂物等一切障碍物。不能给滑雪者形成障碍。滑雪道地面应在春、夏、秋季进行养护、绿化,要注意排水。

  5、各条索道的运行时间应有告示,并严格执行。滑雪道的开放与关闭时间以索道的运行时间为准。

  6、灯光滑雪只限在平坦的初、中级滑雪道上进行。光度均匀、不刺眼,照明亮度大于200lx。

  与掌握,造雪量与用水的比例至少应达到2立方米比0.9吨,水的有效率为65~70%。当条件不具备时暂停造雪,以免造成能源及水资源的浪费。

  4.人工造雪的用水要尽量利用四季地表蓄水,人工造雪的融化水要力争重复利用。

  1、滑雪场所经营的项目主要是滑雪项目。如果兼营其他辅助项目,要有完备的安全措施。

  (2)滑道最长100米,滑道呈直道或弯曲道不限。弯处的孤度应大于135°,保证滑行流畅。

  (2)必须在专设的骑行区域内进行,并应在管理人员视野监视之内。其周边不会形成对他人的危害,没有暴露的危险源。

  (3)骑行线路应以平地为主,稍有起伏,不得有急剧的转弯与陡坡下冲的地段。

  1、滑雪场所组织的重要活动及赛事要报行业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备案或审批。

  滑雪场所各种发布会、各种活动以及日常的广告宣传要贴切、真实。不能肆意引用国内外图片资料,不能夸张滥用“效果画面”,不能过分渲染气氛,不能掺入虚假内容等误导媒体及滑雪者。由此引发的“投诉”、“侵权”纠纷,滑雪场所要负全责。

  滑雪场所的经营项目、内容的收费标准要根据滑雪场所的规模、档次及其设施、器材的品牌、质量、耗损程度,当地的消费水平等因素由当地物价部门核准,明码标价。季节性和淡旺季浮动幅度要合理,不得有暴利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被,不砍伐或少砍伐树木,滑雪道应顺山坡就势修建,必须进行的破土工程,应在二年内绿化完毕。

  目前的国内滑雪场所多数功能单一、规模很小、设备器材落后、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需求。滑雪协会将提倡、支持有条件的滑雪场所向环境良好,有能力科学利用自然资源,且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能够集滑雪、旅游、竞技、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滑雪度假区的方向发展,适度限制简陋性滑雪场的修建。

  1、为保障滑雪者的安全,滑雪场所要全面、严格贯彻《中国滑雪运动安全规范》(附件3)。滑雪场管理者要在每一个局部、每一个环节将安全工作做细,措施得当,力求“万无一失”。

  2、应有切实可行的、健全的人身伤害保险、伤害预防救护及治安保卫、环境监护、卫生检查、设备维修、人员服务岗位责任等制度。

  (2)设医务人员及急救室,各种急救药品和救护器材要摆放在便于取用的位置。

  4、配备足够的滑雪指导员、安全巡察救护人员,并佩戴明显标识或穿着统一服装。

  7、每天滑雪结束时,各滑雪区域及每条滑雪道均应由安全巡察人员进行“收尾”察视,确保没有滑雪者滞留。早晨开放之前,特别是降雪、刮风之后,应有专业人员沿雪道察视,及时发现和清除隐患。

  8、滑雪场所应在能见度低、天气恶劣(气温过低、风特大)及突发事件发生时关闭部分或全部索道与雪道(如发生雪崩及重大伤害事故等)。

  9、当伤害事故发生后,滑雪场所有责任全力救护、医治或将伤者快捷送往医院,不得推诿。

  1、滑雪场所的滑雪指导员(教练员)须持有中国滑雪协会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滑雪场所配备指导员的数量要充分保证实际需要)

  2、滑雪指导员除教授滑雪技术外,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热心为客人服务的意识及科学的教学意识。

  1、滑雪场所必需配备安全巡察人员,安全巡察人员必须持有资质证书方能上岗。安全巡察人员的数量要充分保障实际需要。小型雪场可由兼职人员担任。

  4、安全巡察人员负责第一线、安全巡察人员要保证在滑雪场关闭后,雪道内无滞留的滑雪者。

  1、滑雪场所索道等机械设备管理者主要包括各种缆车、索道、造雪系统、雪上运载车辆等领域的直接管理者和主要操作人员、维护人员。

  3、上述人员必须按照《中国滑雪运动安全规范》的第六、七、八条规定进行工作。

  1、每位滑雪者要对自己的行为及其所使用的器材给本人或他人造成的的伤害负有责任。

  2、滑雪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多为滑雪者自行跌倒或互相间撞碰而致,有不可预见性,属意外伤害事故。

  3、所有滑雪者都要严格遵守本规范附件2《滑雪者行为及安全守则》及附件3《中国滑雪运动安全规范》中的第三、七、九条。

  滑雪场所的安全网有保护、警示、导向、阻拦的作用,并不是仅有唯一的保护功能,并不是所有滑雪道及拖牵索道两侧都要设立安全网。

  2、安全网要求高1.5米~2米,一般为桔黄色,立柱要有弹性。安全网与障碍物间要有一定安全距离。

  4、在滑雪道内设施的周围(如索道立柱、变电箱、机械停放处等)及可能有危险的地方须用安全网围住或用弹性软体物裹围。

  5、有些场合为了起到警示、阻拦作用,可以用视觉效果强的绳索、条带等物品拦阻滑雪者滑行。

  3、各滑雪场所在每年5月31日前须填写《全国滑雪场所年度调查表》,报到所在地行业管理部门,然后由省级体育部门集中报中国滑雪协会。

  滑雪场所违规建设与运作,将由相关体育行业管理部门协同其他行业相关管理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如下方式的处罚与制裁:

  2、对本管理规范实施之日之前已修建和开业的滑雪场所应在一个月内向当地行业管理部门备案、并得以认证。

  2、滑雪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多为滑雪者自行跌倒或互相撞碰而致,有不可预见性,属意外伤害事故。

  3、每位滑雪者要对自己的行为及其所使用的器材给本人或他人所造成的伤害负有责任。

  4、所有的滑雪者都要严格遵守《滑雪者行为及安全守则》及滑雪场所的其它安全规定。

  在滑雪时,每位滑雪者的行为不但对自己负有责任,而且由于自己的行为及其所使用的滑雪用具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同样负有责任。滑雪者的行为必须以自身的安全以及不给他人造成危害或伤害为前提。

  滑雪者的滑行要有控制。滑雪者应根据其滑雪水平、雪道雪质条件、气候及雪道拥挤状况,采取适宜的滑行速度和滑行方式。滑雪者的相撞通常是由于速度过快、失去控制和没有看到其他滑雪者所致。一个滑雪者一定要有能力在滑行中停止、转弯和在自己视线范围内活动。在技术欠佳、雪道拥挤及地形起伏地区域或视线不好甚至受阻的地方,滑雪者必须慢速滑行或停止滑行。

  滑雪者要选择适于本人技术能力相适应的滑雪道滑雪,尤其是初级滑雪者不能到中、高级滑雪道上滑行,更不允许在非规定的滑雪道或滑雪区域内擅自滑行。

  在前面的滑行者具有优先权,从后面滑来的滑雪者应选择不会给前面的滑行者造成危险的路线,后面的滑行者如果与前面的滑行者在同一方向滑行时,要主动保持前、后、左、右的安全距离。

  滑雪者从另一位滑雪者的后面超越或从前侧面横越滑行时,有责任保证前面滑行者的正常滑行,留给被超越或被横越者足够的滑行空间。

  为了不至于给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险,滑雪者在进入雪道、起动滑行、在雪道上登坡时,必须注意观察雪道的上方和下方,不得妨碍他人的活动。在任何情况下不得逆向滑行。

  除非有绝对必要,滑雪者不得在雪道中央区域停止(应滑到雪道边上停止),特别是严禁在狭窄处或视线受阻处停止。如在滑雪道上任何地方摔倒,都应尽快站起离开。滑雪者在停止滑雪与摔倒以后,一定要在确保自身与他人的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再可重新滑行。

  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每位滑雪者均有责任全力为其提供援助,不管是否责任方,每位滑雪者和目击者都有责任与义务及时采取最快捷的方式报告事故发生的地点,随后提供所了解的意外事故的全部真实情况和本人的身份证明与联系方式。

  完美体育 365官网登录入口

  滑雪场所应为每位滑雪者“上保险”,每位滑雪者在滑雪之前应知晓自身的“伤害保险”状况,并可以提出增加保险的份额与险种。

  2、《中国滑雪运动安全规范》对管理者、滑雪者、教练员、专业人员等各类人员以及对滑雪场所的索道、器材、竞赛等活动的安全做出了全面、具体地规定。

【返回列表】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首页 | 关于完美体育 | 最新资讯 | 滑雪常识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滑雪设备 | 精彩图片 |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工业园西区 电话:0799-7550789 手机:18617298236

Copyright © 2024 完美体育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赣ICP备2021002053号网安备案:赣公网安备360323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