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te
Contact us
2025-01-04 21:25:35
简单的词语,不一样的表达,彰显了人们的关注、行业发展的方向及幸福产业、民生产业、首位产业应有作用的尽情发挥。
“碳中和酒店”指酒店经营方自觉通过综合节能、减碳、碳汇等手段,实现酒店建筑运营阶段零碳排放。2024年4月张掖华辰国际大酒店被认定甘肃省首家“碳中和”酒店,该酒店积极践行低碳理念, 结合《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等相关国家标准,全面收集所需数据,对酒店2022年、 2023年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系统核算,全面摸清酒店二氧化碳排放本底,在创建过程中实施能源转型、运营技术节能、引导宾客减排、精细节约管理四大行动,率先在甘肃省建成首家“碳中和”酒店。随后,市文旅局组织举办了全市旅游星级饭店创建“碳中和”酒店培训班,为旅游星级饭店创建“碳中和”酒店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星级饭店率先争创首家“碳中和”酒店既是文旅行业贯彻落实张掖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零碳”城市部署要求具体实践,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案例,为甘肃省酒店行业实现碳中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示范带动意义重大。今后“绿色低碳”“碳中和”的版图将扩展到更加广阔的旅游产业链之中,低碳环保将成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一环,使张掖成为彰显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重要窗口。
为不断擦亮“丝路明珠·彩虹张掖”文旅品牌体系,进一步满足学生出游需求,我市持续推动研学旅行营地、基地建设,丰富研学课程,着力打造具有张掖特色“文化+旅游+教育”研学模式。
全市先后有四批次旅游景区(景点)及部分重点乡村旅游村和旅游企业入选张掖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评估认定名单,占全市研学基地60%以上(全市53个)。以七彩丹霞、湿地公园、山丹马场、裕固风情走廊、大湖湾等典型生态旅游景区为支撑,设计推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各类型旅游线余条,设计推出了以“西路军魂游”“生态文明游”等10个主题的彩虹张掖研学游特色线路集,吸引了大批市内外学子畅游研习。
先后参加“续写山海深情逐梦丝绸古道”甘肃省研学旅行推介活动、“研学秦大地·共赏丝路华光”甘肃研学推介活动、 “逐梦丝路古韵·相约如意甘肃”甘肃研学旅行专题推介活动;先后赴安徽、江西、山东、广东等重点客源地省份城市进行宣传,同时不断加强与河西地市沟通协作,先后与嘉峪关等签订研学旅游合作协议,张掖研学旅游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品牌效应日趋凸显,2022年接待研学旅游22.2万人次,2023年接待研学旅游22.2 万人次,同比增长118.47%;2024 年接待研学旅游58.8万人次,同比增长21.24%;2025年有望突破100万人次大关。
“打卡祁连山”是依托“张掖智慧文旅”微信小程序,以游玩的方式打卡“祁连山”沿线旅游景点,引导游客前往景区地标景点,点亮徽章,最终集齐一套旅游纪念徽章,即可兑换豪礼的活动。活动附有游玩指导、地图定位、一键导航、打卡展示、积分兑换等多项功能。目前,“打卡祁连山”活动程序已入驻“张掖智慧文旅”微信小程序,利用导航定位,联动多个景区和景点, 游客到达景区范围内只需关注“ 张掖智慧文旅”微信小程序并绑定自己的微信登录,直接定位所在位置,进入景区页面即可完成定位打卡。游客购买的景区门票可按照10:1的比例在景区所在地文旅局窗口进行彩虹元兑换,待彩虹元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实现彩虹元与礼品的兑换。同时,开展旅游Vlog分享,提高游客与景区的社交互动,吸引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打卡。同时,该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游客参与碳减排的积极性,为积极探索文旅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新路径。
张掖市美术馆滨河新区分馆位于张掖滨河新区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东侧,共三层,占地面积约3680平方米。一层面积约1720平米。分布前厅、临时综合展厅、数字展厅、安保室、监控室、公共卫生间、休闲茶语台等多个厅室。二层面积约1400平米,分布主题性展厅2个,主要陈列红色主题展,张掖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民族风情主题美术作品展,美术工作室9个,办公室、财务室、公共教育室、策展展览室、作品储藏室、多功能教室等共21个厅室。三层面积约540平米。主要打造青少年美育空间,有珍品展厅(张掖籍地方名家作品)、典藏研究室组成,珍品展厅:陈列张掖籍或在张掖工作过的已故书画名家作品。典藏研究室主要负责作品的收藏、研究、地方美术作品、美术资源的挖掘整理、画册编辑出版等。美育空间是通过营造美好的环 境,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以传统绘画和经典美术作品的展示和传播支持美育课程的建设,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触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
张掖市美术馆滨河新区分馆自2022年6月18日举办2022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省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了2023年全国“百馆联动”系列展览“如意甘肃彩虹张掖”—甘肃省画院美术馆联盟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张掖展)、“笔耕新时代·墨舞新征程”首届全国群文系统原创诗文书法作品展;首届全国群文影像大展巡展暨“美丽中国张掖行”摄影作品展;“水墨心境·回望家乡”李伟中国画写生作品陈列展等活动。
2024年9月申报了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项目(张掖市美术馆滨河新区分馆公共文化设备购置工程),该项目总投资320万,其中省级资金250万,市级配套资金70万元。新区美术馆分馆的设立,拉近了观众与美术馆的距离,提供更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文化为民的幸福感,对推动全市美术馆专业化建设,普及审美认知、提高人民的欣赏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彩虹元”是游客到张掖进行相应的消费后,将游客消费的部分进行积分(积分就是我们所说的彩虹元),是张掖文旅对游客在张掖旅游消费的额外奖励;消费越多,获得的“彩虹元”越多。“彩虹元”可用于礼品、优惠券或服务兑换,可视为张掖文旅的“虚拟货币”,但不可转让、赠送、售卖、提现。“彩虹元” 的推出有效提升了游客在张掖的旅游体验,增加游客对重点旅游景区、星级宾馆饭店和文创产品的关注度及消费意愿,促进了重点旅游景区、星 级宾馆饭店和文创企业的协同发展,提高了张掖整体文旅产业的竞争力
张掖大佛寺景区数字化体验项目主要包括打造符合张掖大佛寺历史文化的三维数字 IP“云灼”和丝路古代民族服饰虚拟换装互动系统两大部分。游客们通过展厅的数字大屏幕,与数字 IP 推荐官“云灼”进行互动,了解张完美体育平台 完美网站掖大佛寺的历史文化、传奇故事和文创产品。同时,游客还可以身着色彩绚丽、独具特色的张掖古代民族数字服饰,体验“穿越式”拍照。
“云灼”作为大佛寺的文化大使,不仅是一个数字化的人物形象,更是一个具有智能交互功能的文化使者,在与游客的互动中传递着大佛寺的历史文化。填补了张掖大佛寺景区数字游览内容的空白,同时,以数字技术驱动文旅产业升级,成为数字化景区建设的新标杆。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文化公共场所创新“空间+多业态”“空间+多维元素”“空间+多元主体”建设模式,鼓励 “分享式”“沉浸式”“场景式”服务,让公共文化空间成为百姓身边的“最美空间”的发展模式。
我市不断完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效,通过共建共享,激活阵地资源、打通封闭资源、下沉优质资源、共享区域资源、联动社会资源、融通网络资源,持续加大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依托现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打造甘州区毛毛虫阅读基地、临泽县24小时城市书房、高台县宣化镇乐善秦腔馆、山丹焉支巷子、民乐古城民俗博览园等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非遗传承等服务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24年,我市创新提出“彩虹张掖·掖读吧”新型空间的打造建设,通过与酒店、景区、社区等社会资源的合作,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了更广泛的区域和群体。
目前,已试点在华辰国际大酒店、润湖假日酒店、鑫汇新乐超市、张掖宾馆、沙漠公园等5个点位创新打造了一批 “彩虹张掖·掖读吧”,配借图书1000余册,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阅读和文化体验场所,发挥了“以文促教、以文促旅”的重要功能。
祁连山国家公园写生基地位于民乐县南古镇马蹄村,比邻马蹄寺旅游景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基地自创建以 来,在市文旅局、市林草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设施逐步完善,基地运营顺利。基地总建筑面积 4750 平米。有写生学生宿舍24间、老师套房2间、餐厅2个(共 300 平米),艺术创作交流室(400 平米)、美术馆展厅(400 平米)、露台写生栈道长廊与写生平台(500 平米)、多媒体教室、健身房,图书资料室等设施齐全,能一次性满足 100 余人进行旅游休闲、写生教学、创作交流、研学体验等活动。
自 4 月份运营至今,已经成功接待了河西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敦煌艺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天水师范学院、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研究院等师生共 450 余名。分别于河西学院、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青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甘肃文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等十所院校签约授牌。
独库公路是从独山子到库车的公路,它被称为天山公路,有“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美景,是旅游者们心中的天堂。
肃祁公路(G213线)又被称为“张掖独酷公路”,起点位于肃南县白庄子村,终点位于祁连县野牛沟乡,全长62.7公里。该公路紧邻青甘旅游大环线,既融合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又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风景线,也是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廊道“中国国家地理·最美风景线”,沿线涵盖河流、雪山、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分布着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巴尔斯生态文化旅游区、祁丰文殊山石窟群、马蹄生态文化旅游区、裕固风情走廊、裕固族民俗度假区、外星谷、神鹿公园等旅游景区,每年累计接待游客量500万人左右。G213公路的全线贯通,标志着甘青旅游大环线和肃祁旅游小环线的全面互联互通,为促进两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将联合海北州文旅部门共同开展高层次、高密度的宣传推广活动,力争将其打造成全省、全国热点线路。
冰雪旅游,是以冰雪气候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展冰雪文化体验各项活动,是一项极具参与性、体验性和刺激性的旅游产品。近年来,冰雪类项目场地在我市蓬勃兴起,场地建设多、项目内容丰富、游客参与程度高,经济带动显著。
为持续打造全市冬季旅游活动特色品牌,拓宽客源市场,擦亮“彩虹张掖”金字招牌,市文广旅游局引导指导社会力量冰雪旅游项目,结合2024年“冬韵甘肃·春游陇原”冬春季乡村旅游线路产品发布暨冰雪旅游主题推广活动启动营业,广大游客朋友可以到冰雪大世界滑冰、滑雪,看冰雕,体验地方特色文化,品尝各类美食,尽享亲子相伴、乐趣环绕的冰雪世界 “撒野”时光。2024年,重点建设丝路明珠冰雪大世界,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设置雪滑区、冰滑区、冰雕观赏区、花灯观赏区、灯光秀表演区、非遗文化表演区等多个板,引入冰上无动力、无人机表演、冰雪摩托、打铁花等游乐项目,为游客带来全新游乐体验;祁连山滑雪场重新投资600万元,对滑雪场雪具大厅和设施设备进行翻新检修,并报经相关上级部门同意,时隔5年重新启动运营;山丹县佛山滑雪场计划开展全国大众冰雪季·山丹冰雪嘉年华活动,通过冰雪技能展示、冰雕灯展体验活动、滑雪、滑冰技能培训等内容,激发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激情和活力;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改造提升彩虹滑雪道,开放沙漠雪地摩托、滑雪魔毯等冰雪娱乐项目,融合“冰雪+文化”,将研学和冰雪运动融入其中,构建冰雪主题乐园,打造集运动、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冰雪场地。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工业园西区 电话:0799-7550789 手机:18617298236
Copyright © 2024 完美体育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赣ICP备2021002053号网安备案:赣公网安备36032302000042号